新聞

2024年1月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南元朗官立小學 - 2024年1月
深化英語讀寫能力 營造愉快學習歷程
南元朗官立小學語文科組致力強化學生的兩文三語能力,於英語教學上一直為學生提供愉快和具效能的學習歷程,並重點加強學生的寫作及閱讀能力,打穩學習基礎。吳丹校長強調應用英語的重要性,因此投放豐富資源,外籍老師高度參與,營造真實語境,並將節日元素滲透校園,增加學習興趣,讓學生學以致用,放膽使用英語,繼而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,牢記知識。
外籍老師高度參與 強化表達水平
學校十分着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,故安排外籍英語老師高度參與,優化英語教學效能。其中,外籍老師會將默書內容朗讀一次,錄製存放於學校特設的網上平台。英文科團隊會在課堂上先播放語音,再由學生模仿,從發音、節奏、語感等全方位打好基礎,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。即使在課堂以外,學生只要透過掃描二維碼,便可隨時在網上教育資源庫搜尋到外籍老師的正確讀法。由於學校善用外籍老師以及網上資源,有助塑造學生在家的自主學習習慣,大大減輕家長的負擔。
吳校長補充,本地老師和外籍老師緊密合作,除了在英語發音上花了很多心思,為低年級學生打穩學習基礎,亦沒有忽視高年級學生的學習需要,特別安排他們以 3 至 4 人的小組形式,在小息時間到英語室與外籍老師談天說地,在同儕一起陪伴下,毫無壓力地以英語交流,達致潛移默化的效果,破除了學生對說英語的恐懼,為學生提供運用英語的機會。
循序漸進打穩基礎 培養寫作能力
英文團隊特別為高、中、小三個階段的學生,分別製作適切程度的 Task Book 及不同種類的工作紙,從中提供每課主題的基本詞彙及額外詞語。吳校長指出,學校參加由教育局推行的 PLP-R/W 計劃,強化從閱讀到寫作的課堂規劃,讓低年級學生在寫作前先打好生字基礎,再重溫重要句式。及至三、四年級,老師會開始為學生分析範文,從而學習如何分段,並運用修辭、連接詞等。在鞏固了詞語及句式的使用,高年級學生會模仿範文寫成新文章,老師更會在課堂分享學生佳作,鼓勵同儕間互相學習。透過循序漸進的學習歷程,培養學生紮實的英語寫作能力。
推展全方位活動 營造濃厚語境
吳校長強調,學習英語必須融入生活實境,讓學生活學活用。因此,學校特別於節日前舉辦聖誕聯歡會,由學生領銜參加角色扮演比賽。當中,學生可在自己喜歡的故事書、卡通中選擇一位角色,在禮堂上扮演該人物,並以唱歌、跳舞等方式以英語向師生傳遞聖誕祝福,將節日慶祝融入英語學習之中,事半功倍。吳校長笑言,學生已同時為 120周年校慶慶典作準備,反應十分熱烈,令教學團隊倍感欣慰。
在校園以外,學校亦鼓勵學生參加校外比賽,增強運用英語的自信,發揮潛能。大型比賽包括英語寫作比賽、學校戲劇節、學校朗誦節等,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。此外,學生亦會參加劍橋兒童英語認證,透過測試熟悉的主題,檢測學生以英語作聽丶說丶讀丶寫的水平,繼而在日常強化鍛鍊,彌補自己的不足,持續追求卓越。
科組緊密協作 加強自主學習
英文科組意識到,如教學局限於要學生串生字,過於乏味,難以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,故舉行「Spelling Bee」比賽,鼓勵同學踴躍參與。各班學生會在課室事先進行初賽,每班由表現優異的兩位同學進入決賽。余主任提到,部分題目會提升難度,以測試同學的英語水準,並鼓勵同學力爭向上,磨礪同輩互相學習,提升學習動機。
STEM 統籌主任、常識科團隊等亦緊密合作,以跨科協作的形式,將不同 STEM 主題共通,讓學生透過做實驗、搜集第一手英文資料,大大擴闊詞彙庫,塑造自主學習的習慣。
多元教學方式 完善低小銜接
學校十分明白幼小銜接的重要性,避免新生因難以適應小學生活,繼而落後學習進度。因此,小一新生在入學初期不用默書,改以唱歌形式,吟唱與課題有關的歌曲,以此適應英語學習。未來,學校亦會進一步加強新增對 Phonics 訓練。務求令低小學生能在基礎學習階段掌握音標,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。
升中成績理想 入讀心儀學校
學校出色的英語教學政策不但為學生奠定堅實的語言能力,全面發展他們的聽、說、讀、寫技能,能夠應對不同的學習挑戰和任務,持續提升學業成績與學習效能。同時,學校的升中派位成績一直非常理想,每年有很多學生入讀 Band 1 英文中學,包括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、趙聿修紀念中學等學校,反映學校的教學成效顯著,成功幫助學生入讀心儀學校,走向成功之路。學校亦收到不少中學的回饋,表示學校的同學在公開試的成績突出,不乏考獲 5 或 5**的佳績,老師都為同學感到高興和鼓舞。